說到環境問題,有些難解的習題始終在我心中,沒有確切的解答。例如,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的衝突。某些對策出現一線曙光,像是《從搖籃到搖籃》中提出的完全循環、沒有廢棄物的工業設計目標、《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中提出的智慧電網、甚至是《綠色EQ》提出的產品透明化,都讓我看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行的可能。


只不過,這拼圖還是不夠完整,因為對於多數人來說,比較重要的終究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當每天必須為生活而辛苦奮鬥時,北極熊的生死干我何事?如果油電混合車或是有機食品的價格比其他選擇要貴上許多時,一般人會做出哪一種選擇?如果在自家裝設太陽能板來取代現有的電力來源要花費上百萬,有幾人花得起?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與普及化,或許就像手機一樣,終有一天這些價格都會降下來,使人們更有意願去做出另一種選擇。但是,到底還要多久?我們還有時間嗎?


更重要的是,若想引起大多數人對於永續議題的關注,綠色替代方案必須達到相當的經濟規模才行,所以更必須讓一般人都能從中看到誘因。無奈的是,通常我們想到的環保人士形象是吃有機食品、開油電混合車、購買太陽能板;想到的綠色經濟則是下一波的電子業;是那些有錢人才付得起的產品、大財團才有的機會。對於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來說,他們要的是公平正義、要的是生存,傳統的綠色形象實在很難引起普羅大眾的共鳴,最後又成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無解習題。


《綠領經濟──下一波景氣大復甦的新動力》一書中,作者范‧瓊斯提出「綠領經濟」概念,就是在填補這個縫隙。簡單來說,綠領經濟就是透過所謂的「綠領工作」,讓社會各階層投入綠色產業。


那麼,到底什麼是綠領工作?書中的定義為藍領工作的2.0版本,是對保護或提高環境品質有直接貢獻,並兼顧家庭生計及職場發展的工作。譬如,裝設太陽能板的技師;從事有機農業及生質能源產業的農人;建造潔能綠建築、風力發電廠、潮汐發電廠的建築工人;核算企業生產過程中環境資源消耗量的綠色會計師......


書中提到,環保運動從最早的「保育」階段(促成一個又一個國家公園的成立),到後來的「法規」階段(瑞秋‧卡爾森的《寂靜的春天》為首的DDT革命),進入到現在的「投資」階段。在這個階段,透過重新設計經濟模型、政府的補助,讓所有人能在綠色浪潮中找到機會。不但推動環保,更能同時振興經濟,更重要的是,這一切不是高掛在遙遠的天邊,都是現在就可以做的!


但是,這一切的火車頭還是政府。政府必須運用法規、補助、有誘因的設計,來讓全民都有意願投入這場綠色革命,而不是繼續獎勵、縱容那些灰色產業──也就是嚴重消耗石化原料的產業──任憑這些大財團繼續危害環境、甚至是人民的健康。


不要不停喊著節能減碳的口號,而對策卻只是叫老百姓節約能源。如此缺乏通盤規劃的節能減碳政策,只是顯示出政府的無知與無能啊!


我衷心期盼政府已經朝這樣的方向在前進、已經有所規劃,而不是個只會喊口號的政府。這本書提出的方向真的可行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