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下來我要切入內觀的主題.

在十天的課程中, 我們所學習的方法就是觀息與內觀.
前三天半的時間裡, 我們先學習觀息法.
後六天半的時間裡, 再接著學習內觀法(Vipassana).

觀息法, 正如其字面上的意思, 就是觀察自己的呼吸 -- 專注的觀察出息與入息.
藉由呼吸這個很明顯的動作, 我們學習專注, 學習活在當下, 學習 戒 定 慧 當中的.
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人的思緒很亂, 在觀察呼吸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緒會飄來飄去.
要時時達到真正的專注真可說是天方夜譚, 我們的心一下子回到過去; 一下又跑到未來.
如果真的把心定於此時此刻, 我想真的就是所謂的老僧入定吧.
我相信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 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的將飄走的心拉回來.
心不斷的飄移, 我們也持續努力的把心給拉回來.
只要有片刻能活在當下, 我們也就多少改善自己那種根深蒂固, 浮躁不安的習性.

以我自己為例, 雖然我努力的避免在觀息的過程中進行思考, 卻常常控制不住.
在呼吸的過程中, 有時候一些過去的往事會突然的浮現, 甚至是一些塵封以久的往事...
雖說靜坐的時間至少都是以一小時為單位, 但是能將思緒定住不亂想達數分鐘就已經是個艱難的工作.
而某人的咳嗽聲, 打咯聲, 窗外傳來的狗叫聲或鳥鳴, 都會讓自己的思緒立刻的飄移, 甚至升起一些負面情緒. (尤其是打咯聲連續不斷時...)
凡此種種, 更顯示出我們心的難以控制.
人們常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可以成就所謂偉大的事.  實際上, 我們連自己的心都無法掌握.
我們能做的就是持續的努力, 努力的觀察著呼吸. 努力的把思緒給拉回再拉回.
而且要以平常心來做這樣的努力, 不能因為自己無法活在當下而生起懊惱之心, 持續的用功就對了.

進行到第二天時, 我們不再只是觀察呼吸, 而轉變成觀察氣息流過鼻子這個三角形區域的感受.
第三天時, 更要試著將感受的範圍縮小, 集中在上嘴唇的那個小區域.
這樣的練習, 有助於接下來內觀法的進行.

-----

先以觀息打基礎, 練習 定 的工夫; 接著再學習內觀, 朝向 的練習.
內觀法, 其實就是觀察自己的全身的感受.
一開始循序漸進的從頭頂的天靈蓋開始觀察. 一小塊一小塊的一直觀察到腳底.
說起來, 也是這麼簡單.

嚴格說起來, 我們全身上下甚至是體內都存在著感受. 只是我們一般能感受到的多半是所謂的"粗重感受", 像是癢, 痛之類的感受.
當我們循序的對身體進行觀察時, 要去感覺身體各部位的感受. 這個感受可能是粗重的感受(痛 癢....); 也可能是細微的感受, 像是麻, 脈動... ; 甚至是無法形容的感受.
不管是什麼感受, 當你感覺到它了, 就再往下一個區域進行觀察.
當然, 或許會遇到一種情形, 那就是什麼也感覺不到, 那也不要焦躁, 保持平等心, 持續的停留在此區域一小段時間, 如果還是感覺不到, 就往下繼續進行.
就是這樣, 不斷的持續觀察.

就是這樣.
在表面的方法上, 就是這樣而已.
佛陀所發現, 並在生前傳授的修行方法, 就是這樣, 沒有別的了.

我在接下來的文章將再提出內觀法的精神, 以及它所強調的重點.
不過, 不管我寫得如何, 你不必盡信. 因為唯有自己親身體驗了覺得有理並帶給你真正的快樂, 這才是最真實的.

智慧有三個等級 -- 聞慧  思慧  修慧
聞慧 是聽到的東西不加以吸收, 咀嚼, 就照單全收;
思慧 則是透過邏輯的分析, 理性的思考, 再將之納為己有;
修慧 不但經過了分析思考, 更親身的去體驗這個智慧.

唯有修慧才是真的, 否則思考上的了解並不能真正的帶給你什麼.
我這才了解為什麼 ---
婚姻專家的婚姻不一定比什麼道理都講不出來的平凡夫妻幸福;
成天演講教你怎麼快樂的名人可能不怎麼快樂;
批評球員批評得頭頭是道的球評搞不好球打得很憋腳...

我所寫的是我的體悟, 我也覺得非常受用.
但你不是我, 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甚至會獲得比我更多.

我的朋友, 我真心的希望你(妳)快樂.
此時此刻, 就在這個當下, 我願你們能達到真正的 快樂 安祥 和諧.
你感覺到了嗎?

狗年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