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不是俱樂部,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咖啡館是取代俱樂部的場所,大家到這裡和朋友碰面。俗語有云:物以類聚;在這些地方,來自相同階層、相同工作或職業的人們,或任一小群好友,常在未事先相約的情況下巧遇或固定碰面......咖啡館的常客應該都是精神亢奮,總是妙語如珠、神采奕奕,而且每個人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夥伴。
──狄更斯《巴黎辭典:一本非傳統手冊》,1882年
我曾覺得台灣女生的同質性太高。喜歡一樣的名牌包,有著相同的興趣(像是逛街),被問到未來的夢想時,常常是:開咖啡店。
或許不少女性只是因附庸風雅、未經深思熟慮而說出這樣的願望,但我對於郭台銘最近關於年輕人不該只是以開咖啡店為目標的批評還是不能苟同。畢竟,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況且,咖啡店往往不僅只是咖啡店,就某種意義來說,它還可能是種文化的象徵、社區的凝聚。
樂活旅行家這次出版的咖啡時光系列,有巴黎以及紐約兩本,深度的介紹在巴黎以及紐約的咖啡文化、店家特色、甚至是開店歷程。書中圖文並茂,對於喜歡泡在咖啡館思考、寫作、閱讀、交談的人們來說,絕對是不可錯過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