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中之前的閱讀不具任何功利主義,至少我當時並沒有把這些閱讀看作是正經事,純粹就是休閒。雖然是這樣,但閱讀其實帶來了一點東西,只是自己不容易發現。除了思想上的改變,在寫作上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還不具批判性的思考,像水一樣,有怎樣的容器就會變那樣的形狀,如果看了不好的書,真的很容易出問題…
 
印象中開始看散文始於國二吧,那時在書店翻了趙寧的書,喜歡上他的幽默與打油詩,開始一本本的買他的書來看。尤其是「5711438」、「愛你在心口常開」,我可是一看再看呢!重複看一本書對自己的影響最大,雖說我的國學底子遠不如趙寧,但寫作風格有一陣子的確受他影響很深。
 
到了大學時期閱讀範圍變得很廣,看最多的就是心理勵志類書籍,彷彿看了以後自己就馬上成功似的。這類的書有點像是毒癮,看了後會有立即的振作效果,但無法持久。看太多還會產生“抗藥性”,效果越來越差。
 
我的閱讀經歷中曾有過的一大震撼就是原文教科書的閱讀!
大一物理教科書除了印刷精美、圖片豐富之外,讓我驚為天人的是觀念解說之清楚是我前所未見。為什麼高中沒人這樣教?為什麼高中教材沒人寫得出這麼清楚的觀念?這是我心中很大的疑惑。實在不是我崇洋媚外,這些原文書真的比起國內的同類書籍高明太多了!或許一部分的原因是投資報酬率的問題,但全方位的閱讀以及寫作思考或許也是一大因素吧。這些原文書作者除了專業了得外,表達能力,思考的全面性及文學素養也不差,所以能寫出有質量的書籍。
後來每學期開始我都很期待新教科書的指定,我抱著一種享受的心情來閱讀,無關乎考試,只是樂在讀那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書籍。由於我主修電腦科學,工作後又擔任研發工作多年,所以一直以來,我還是保持著閱讀這些原文書的習慣,畢竟有些書籍還是沒有翻譯書的。
 
這些年來閱讀的種類越來越雜,一到書店就好像小孩子逛玩具店一樣,什麼都有興趣。某些類別是我特別關注,像是大腦與認知科學、數位科技、人生意義的思考…而其他不管是歷史、經濟、自然、心理、思考方式…只要引起我興趣我都會看。雖說範圍廣泛,但我發現其中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我想了解事情運作的道理;想知道各種人事物的來由;想看看在不同時空下的人們眼中的世界。
 
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特定的研究。
就只是想知道而已。
 
這兩年參加了小小書房的文學讀書會以後,閱讀範疇又多了文學這一塊。
過去很少閱讀純文學這一塊,小說多半挑推理或科幻小說來讀。
最近開始覺得,若是挑對好的文學書籍,透過這樣的閱讀,我們其實也是透過作者的眼睛在觀察另一個時空;在進行一種哲學的思考,而且是以一種更加精緻的方式。
 
我的時間與智慧有限,卻貪心的想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實在有些自不量力,也顯得過於自以為是。不過我只是個好奇的平凡人,盡可能的想了解自己、別人以及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並且從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最大的樂趣。如此而已。
 
不論是在捷運、在機場、在等人時、在旅行途中、在咖啡店裏,書本永遠都是我最好的伴侶。我想,這輩子閱讀與我應該是難捨難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晉茂 的頭像
    陳晉茂

    尋找平衡點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