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較於一般人,我沒那麼愛玩電玩。會讓我稍稍沉迷的多半是像魔術方塊、小精靈、Zoo Keeper這類小遊戲。高中時班上流行起RPG遊戲三國志,許多同學上課都在聊這些,雖然我曾經稍微嘗試一下,或許不夠深入的關係,始終沒能感受到其趣味。線上遊戲興起時我已成年,曾在網咖上網、看見一群玩線上遊戲同時口中不停發出髒話的少年,厭惡感非常深。或許是潛意識的排斥,一直沒有嘗試這些讓許多人瘋狂的遊戲。

但不可否認,遊戲容易讓人全心投入。在遊戲的時候,時間過得飛快。常常想,如果讀書或做其他正經事也能像玩電動一樣,那做什麼都會很強。

Tom Chatfield拆解了遊戲獎勵大腦的原理。如果我們能利用這些原則,套用到自己的目標上,是不是很容易達成目標?這七項原則分別是:

1). 有可以測量進度的指標 Experiece bars measuring progress
     這也是為什麼減肥想成功必須天天量體重吧。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種回饋。

2). 設定長期與短期的多重目標 Multiple long and short term aims
     打電動沒有太難這回事,我們會從前面關卡開始,一關一關過。

3). 對付出有所獎勵 Rewards for effort
     一定要記得為自己的努力給個獎勵,每個小小的喜悅都能強化繼續的動力。不要因為失敗而懲罰。

4). 即時、經常、清楚的回饋 Rapid, frequent, clear feedback
     回饋要即時而清楚,我們才會把這兩件事連結在一起

5). 要有不確定性 An element of uncertainty
     老是一樣的結果、老是預期中的事效果弱了點。但也要注意回饋率不能太低。照作者所建議為25%,因為不確定,使我們更加期待,對同一件事樂此不疲。

6). 強化多巴胺系統 Windows of enhanced attention
     多巴胺的釋放帶來快樂,這也是學習造成突觸新連結的效果。只要我們強化這效果,信心與記憶力也都會增強。

7). 與他人的連結 Other people!
     這也正是社群的效果。雖然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還是要把友人含括近來動力才會增強。 


另一場演講,設計遊戲的Jane McGonigal也提出遊戲讓人投入的原因:

1). 無比的樂觀 Urgent Optimism

2). 緊密的社會連結 Social Fabric

3). 幸福的生產力 Blissful Productivity

4). 史詩般的意義 Epic Meaning

Jane McGonigal更希望能透過遊戲的方式與精神來改變世界,解決饑荒、貧窮、能源這些問題!怎麼做呢?在她任職的Institute for the Future正朝這目標努力。他們希望透過遊戲的方式,讓眾人集思廣益,以遊戲的形式設計問題,收集各式創意。

如果我們學習遊戲精神,好好規劃、設計自己的目標,像玩遊戲般的投入、堅持,人生勢必更加有趣而精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TED 遊戲 大腦 學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晉茂 的頭像
    陳晉茂

    尋找平衡點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