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翻譯人 By Bill Bass, Jon Jefferson
這本書不是犯罪推理小說, 但對我而言, 它比小說還要精采!
作者 Bill Bass 是"人體農場"的創辦人, 更是個傳奇的法醫.
他這輩子所接觸過的各種形式案件繁多, 所造訪過的墓穴更高達好幾千.
本書中記載了其中一些故事, 對於他為何走上這條路也有詳盡的說明.
法醫的知識與依據
在 Bass 創辦人體農場之前, 法醫對於屍體的知識其實不比中國宋朝的宋慈高明多少.
對於一個屍首, 能夠判斷的不外忽是 --- 年齡 性別 種族 身長.
種族 : 藉由顱骨來判斷屍體是屬於高加索人, 蒙古人種或是非洲人種. 少了頭顱好像很難判斷.
性別 : 髖骨是很好判斷的一個部位, 其餘我就不確定了
年齡 : 許多部位都可以檢驗年齡的範圍, 因為我們許多骨頭是沒有完全密合的, 年紀越大越密合; 關節也是很好的判斷依據.
身長 : 股骨的長度套入公式可以準確算出身高
除此之外, 牙齒也能帶來許多訊息.
除了比對身分, 也可以從牙齒看出經濟情況.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Bass 在偵辦多名妓女被殺的案子中, 一些妓女的牙齒都是以前有良好的修補, 近期的蛀牙都沒有妥善的照顧, 顯然過去的經濟狀況不錯, 後來家道中落. 讓我覺得很悲哀...
創辦人體農場的導火線
會讓 Bass 決心要創辦人體農場這樣一個觀察屍體在各種條件下隨時間所產生變化的實驗室, 一個重要導火線就是一個誤判事件 --- 在陰錯陽差的情形下, Bass 將一具南北戰爭時期的上校屍體誤判為才死幾個月的受害者. 誤差高達一百多年!
這個案件又受到各方矚目, Bass 的尷尬可想而知, 在往後的歲月裏, 這個事件也常被許多案件另一方的律師提起作為懷疑 Bass 觀點的一個"把柄".
不過記取教訓而設法解決問題並為這個世界帶來顯著的貢獻, 這才是我們日後會記得的.
因為有人體農場, 可以想像有多少的正義得以伸張!
鋸子專家
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位記取教訓的人便是 Bass 的學生 --- 史帝夫 席姆斯.
照 Bass 的敘述, 史帝夫 知識豐富, 好奇心強, 卻又成熟, 中規中矩, 還博覽群書, 更腳踏實地的樂意幹粗活.
(畢竟電影與電視會讓許多人只想做個"傳奇"人物, 不想做無聊的事)
有一次一位探員指著一個骨頭的一到切痕請教史帝夫, 他得意的用專業口吻回答 : "喔, 那是塊臂骨, 上面有鋸痕"
結果這名探員滿臉不耐的看著他不屑的表示他知道, 他要問的是哪一種鋸痕!!!
史帝夫在那之後下定決心要查清楚 ---- 不只是那種鋸子, 而是所有的鋸子!!!!!
日後, 史帝夫果然了得, 可以準確的判斷死者被何種品牌的鋸子所殺, 其程度更勝 Bass!
正義終得伸張?
這些都不是常人, 想想他們所面對的...
我輕鬆的欣賞 Bass 的故事, 但這些故事卻只是他幾十年生涯中的點滴, 他每天必須面對無數噁心, 惡臭, 甚至是危險情形.
能一直樂在其中, 除了解決問題的樂趣之外, 應該還有那份伸張正義的決心.
(Bass 在書中說 : 我只是想動手解答問題, 找出我百思不得的答案)
但現實生活不是那麼簡單, 正義也不是總能獲得伸張.
除了無法破解的案子, 即便一切證據充足, 直指犯罪的人, 但不見得就能夠將之定罪.
鑑識人員只能盡最大努力還原現場, 讓死者"說話".
名作家
讓人體農場聲名大噪的最大原因是作家 派翠西亞 康薇爾.
她以人體農場為背景寫了犯罪推理小說 "人體農場", 使得大家一下子注意到了這個地方.
講到這兒, 我不禁又要推崇一下一些作家.
派翠西亞 康薇爾曾在法醫界工作過一段時間, 寫"人體農場"也真的好好研究過, 並做了許多思考.
甚至還問了些Bass沒想過的有用問題, 讓 Bass 願意為她的問題做實驗.
派翠西亞 康薇爾 還寫過一本"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 我以前在書店翻過以為是純想像的小說.
結果竟是她花費兩年時間研究, 如同真實的法醫辦案般在推斷傑克的真實身分!!!
了不起!
我一定要來拜讀一下 派翠西亞 康薇爾 的系列小說...
塵歸塵 土歸土
書中有句話 ---
我們是有機組織, 我們誕生, 我們活著, 我們死去, 我們腐敗.
不過當我們分解, 我們餵養世上的生物: 植物, 蟲子和細菌.
真的, 什麼也不留!
若能想得開, 人生真的沒什麼好爭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