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然得知 UC SanDiago 有個科系叫做"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 是個結合多種學科的新學門.
包含了心理學, 語言學, 神經科學, 電腦科學.... 等.
當時我就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研究的學問, 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只是也完全沒想過要再讀一個學位.

回國工作後, 喜歡讀各種書, 讀了不少跟大腦有關的書籍, 其中不少是 洪蘭 翻譯的.
這才發現原來陽明有個"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所.
雖然與UCSD的 Cognitive Science 有一點不一樣, 基本上比較以心理學為主, 所研究的主題也比較 focus 在語言的處理上面.
但是都是在研究大腦與行為的關係.
在這個時代, 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許多的新學問都是需要各領域的通力合作.
硬是要分辨哪個科系是專門在學什麼有時意義不大.

 


 

研發工程師的工作有不少的樂趣.
只是雖然美其名為R & D (Research & Development), 研究的部分幾乎是零.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發展, 處理許多瑣碎的事. 而且以台灣的生態, 說是白領的勞工一點也不為過.
整天窩在小小方塊之間, 缺少與人的互動.

我常會想, 我的一輩子難道就要這樣過嗎?

我所希望的人生是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做自己認為對他人有益的事並且永遠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同時也了解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與分享.
如果我可以跳脫束縛, 隨意選擇自己要做的事, 我想做什麼?

我想做一個好老師. 真的能夠啟發人的好老師.

老師有很多種.
不管是小學老師; 中學老師; 大學老師甚至是網球教練都是老師.
有機會我都願意去嘗試.

實際上, 我前一段時間有參加過森林小學的師資培訓班.
一方面是其課程很有意思; 另一方面我也想對森林小學有多一些了解.
有機會會提出來分享一下...

而要在大學教書, 博士學位是基本要求.
而要讀博士的話必須要對研習的學問有很大的熱情, 否則只會是個煎熬.
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會想嘗試認知神經科學 -- 一個研究心智的科學, 也是我常會提出"為什麼"的一個領域.

幾年前我就想直接去讀博士班, 只是在沒有相關論文, 沒有一些基礎的情形下我發現是行不通的.
因此才會試著去考它的碩士班. 不過它的考試範圍有一點模糊, 我掌握的不是很理想.

 


 

仔細想想, 我們的一切知覺, 行為全都是大腦運作的結果.
包括我寫這篇文章, 你讀這篇文章; 我的動機, 意圖, 你的感受, 喜惡.
全都是你我大腦運作的結果. 
這一切的一切真的很有意思. 許許多多的議題都很有趣.
而且很多都尚無解答...

不管今後的計畫是什麼, 對於心智的探索將是我一輩子的興趣.
爾後我也會在部落格中新增一個單元, 寫一些我在這方面的一些心得及問題.
可以強迫自己固定的吸取相關新知, 同時也做一些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晉茂 的頭像
    陳晉茂

    尋找平衡點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