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在Amazon買書,觀看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介紹之餘,旁邊都會列出各種相關書籍。我會買的原文書多半是大腦、網球、程式設計方面的,Amazon網站就好像一個超級店員,推薦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書。因為這些的確是我關心的,很容易就點下去,加入購物車......講好聽點,這是CRM,但卻剝奪了想與某本書偶然邂逅的巧合之遇。(在Amazon、博客來與書的相遇是安排好的......)

每天上Facebook查看朋友的狀況、提供的一些連結,如果沒有逐一追蹤,最後可能會發現浮在最上面的訊息都是些常見面孔, 某些朋友也po了訊息,但不專程去找根本連映入眼簾的機會都沒有。「人氣動態」的設計邏輯為何呢?

網路是個好工具,它的確可以帶來完整的資訊,使民主機制更上一層樓。這段演講的講者Eli Pariser卻提醒我們,要小心網路的「過濾氣泡」,他舉出不同的兩人在google搜尋相同的字眼「埃及」,出來的結果卻南轅北轍。我們以為搜尋到的是不帶任何價值判斷的訊息,結果我們可能只是活在被過濾的氣泡裡。

網路的確無遠佛屆,只是我們被困在微小氣泡中而不自覺。

我們生活在自由的地區,網路的便利也讓我們得以在彈指間取得各種資訊。看起來,我們可以在取得充分資訊後做出最好的決定。無論是從國家或是個人層面看來,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但真的是這樣嗎?

假設,搜尋引擎得到的結果完全中立;假設,所有資訊都公開透明,每個人都誠實相待,我們就能夠客觀中立的對事情做出判斷嗎?會不會,不管是網路還是現實的世界,我們都是活在過濾氣泡裡?有些氣泡是別人吹出來的,有些則是我們自己吹出來的。松浦彌太郎新書《嶄新的理所當然》有篇文章標題為:不要背對對岸的人,說的就是要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我們卻容易有意無意地這麼做,只接收自己喜歡、習慣的資訊。就像只讀聯合報、只讀自由時報的人;提到不同立場的政治人物,都是邪惡的魔頭......

要怎麼克服這問題?我認為,首先就是不要否認自己可能有這種傾向。養成習慣,多接觸新事物。對我來說,有個很重要的習慣是,如果我內心傾向某件事、某個觀點,我會強迫自己從反對方來看這件事;反之,如果我對某人、某事有點成見,我會逼自己站在他的角度為他想。先決條件是要能有反省、覺察的能力。

成見一定都有,思慮也不見得萬無一失,但只要肯反省、花功夫,多少能刺破一些氣泡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TED 網路 操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晉茂 的頭像
    陳晉茂

    尋找平衡點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