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

 2008年北京奧運,盧彥勳擊敗了Andy Murray。盧彥勳的表現固然令人激賞,但當時世界排名第六的Murray也的確讓人搖頭,失誤多、抽球威力也極為普通。他的心理素質與對奧運的準備實在有問題,這位「英國新希望」可能又只是另一個永遠的期待,要讓英國人的美夢成真,還是等下一個人吧! 

我當時真的是這麼想的。

2012年倫敦奧運,一切真的是不一樣了。不久前才在溫布敦冠軍賽敗北的Murray,毫無懸念的在同一個球場擊敗球王Federer,拿下奧運金盃。說真的,不是Federer的表現失常,而是Murray的表現讓他一點機會都沒有!

淚灑溫布敦中央球場時,我真心「希望」他趕快拿個大滿貫冠軍,但覺得不見得有機會。不過,倫敦奧運後,我則轉變為「相信」他一定能拿下大滿貫賽事的冠軍。

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戰。Murray vs. Djokovic。

Djokovic雖然剛失去球王寶座,但他可是今年澳網、去年澳網、溫布敦、美網冠軍啊。如果說Nadal稱霸紅土、Federer是草地之王,說Djokovic是目前的硬地之王並不為過。這場球賽不開打,我無法預測冠軍誰屬。

前兩盤雖然辛苦,Murray都拿下了。Murray終於要親吻金盃了! 

我當時這麼想。

第三、四盤,Murray表現下滑,看著他不時敲自己左大腿的動作,我想不妙了,甚至不想再看下去,先贏兩盤再輸掉冠軍賽,彷彿魔咒,多麼悲慘。我不想再見Murray的眼淚。

當時已經認定他的悲劇即將上演。

論心理素質,Djokovic的確讓人佩服。縱然落後時會沮喪,但他總是能很快調整回來,展現自己的殺氣

Murray這點的確有待加強,只要是落後,他的肢體語言經常展現出來的就是沮喪。持續的沮喪。落後兩盤的Djokovic還是可怕、落後兩盤的Murray只會讓人覺得沒希望了......

不過,這一次有點不一樣。

來到第五盤事情又有變化! Murray先連拿三局,氣勢又倒向他這邊。過程中,Djokovic的腿似乎快要抽筋,不時蹲下緩和。這兩位選手都太會救球,抽球都具有威力而且穩定,經常有來回很久的對抽,最長的一球甚至打了55個來回。55 !!! 這場比賽的時間更平了美網冠軍賽紀錄。


從1"40 開始看起

 

我們當觀眾欣賞球賽,看他們打到最後依然沒有絲毫減速,會錯估他們的疲累度。有來回多拍經驗的球友,一定能體會,光是一球,就會讓我們氣喘吁吁。照他們這樣打,其實第一盤就很累了。人類的大腦在體能尚未用到極限就會釋放出疲累訊號以保護我們。這些偉大球員不但要克服這些疲累,將體能推到極限,更要在這種狀況下,逼迫自己繼續保持敏捷、快速。這絕不是只靠當時意志力就能做到!

我自己是在三十歲以後才認真打網球。因保持著運動習慣,三十幾歲的體力感覺比二十幾歲時要好。曾經懷疑為什麼這些網球選手三十歲就走下坡,後來發現,三十歲球員打個一盤不會有太大差別,但如果連打兩週的五盤賽事,完全是不同故事。所以更該佩服這些選手,他們所付出的努力絕對不是只在表面所看到的球技而已。

Murray的訓練其實是全方位的。這些年靠飲食和重量訓練,他從一個骨瘦如柴的青少年轉變為肌肉男。

 

除了重量訓練、有氧、網球技術的訓練,Murray還熱衷熱瑜珈(Hot Bikram Yoga)


不必在球場上做瑜珈吧


激烈運動後,Murray也都會泡在4度C冰水以消除疲勞。(這點不好學,不過以後打完球應該來沖冷水澡......)

所有這一切,都像機器般執行,日復一日。檯面上這些頂級選手,絕對都是做足了所有準備工作。天份或許有一點、環境因素也重要,但是,個人的紀律與執行力才是最後的關鍵。想到這裡,就覺得始終維持競爭力的選手通通值得我佩服......


最後,球總算不再轉彎。Murray第五盤撐住了,拿下美網冠軍,也宣告了他不再是那天下第四人。他,極有機會成為天下第一。

贏得冠軍後,Murray原想爬上家屬包廂擁抱家人,不過,他面露痛苦表情,顯然也在抽筋邊緣。最後,又走了回去......有些尷尬、有些遜。期待許久的勝利並沒有想像中的激情場面。Murray只有短暫地掩面,沒有倒地、沒有眼淚,我甚至沒有看到誇張的笑容。

這,或許就是Murray風格吧。

arrow
arrow

    陳晉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